12月1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全球实际GDP增速将从2021年的5.7%下降到2022年的3.3%。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所有在册煤矿、2400座重点非煤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支持地方政府建设纳入全国性系统的AI视频智能辅助监管监察系统、应急处置视频智能通讯系统和重大违法行为智能识别分析系统。《办法》规定了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其中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提取标准由吨煤30元提升至吨煤50元,新增了高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容易自燃煤层矿井提取标准,为吨煤30元。
《指导意见》提出,2022年,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夯实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稳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结构转型,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通知》要求,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各煤矿企业对照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立足两个根本,在安全生产大排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持续深入排查和梳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和根源性问题,聚焦提高煤矿企业办矿能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培训、查清隐蔽致灾因素、强化重大灾害防治、合理部署采掘接续、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严惩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落实监管监察责任等内容推进治本攻坚。《办法》指出,矿山救护队标准化定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实行分级负责,有效期均为三年。《通知》要求,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时,要明确到厂电煤基准发热量范围、硫分等质量标准及供需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质检机构,未明确的要以补充协议方式明确;在严格符合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合理区间及供需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原则,鼓励实行电煤质量分质分级管理,充分体现煤炭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原则,有效引导市场主体按照约定进行履约,防止出现签高售低等行为,保障电煤质量稳定在合理水平。《目录》共包含85项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
《方案》提出,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推广矿区植被修复技术,推动煤炭产业绿色、智能发展,研究产业节能降耗和提质技术,支持能源、矿产、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和高端化发展;选取重点煤化工基地、特大型工业园区、稀土尾矿库等,促进煤化工等产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十一月77、11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采矿用地保障的通知》。非电力行业动力煤消费保持稳定除了用于发电,动力煤还用于水泥生产和工业、住宅取暖等。
但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预测,该地区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努力将使燃煤发电量和需求最早在2024年开始下降。2022年国际煤价创下历史新高近几年来,国际煤炭市场波折不断,价格也在起伏中上涨。然而,澳大利亚降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特别推高了优质动力煤价格,优质动力煤价格一度超过炼焦煤价格。相比之下,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1%以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即将过去的一年全球钢铁产量下降。
为了应对一些地区的低水力发电和弱风力条件,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了8%(762太瓦时)。总体而言,政府、银行和投资者以及矿业公司对煤炭尤其对动力煤投资的兴趣不足。
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21年强劲增长,但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煤炭需求增速将保持在平均每年0.7%左右。在去年发布的《煤炭2021》中,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煤炭需求很可能在2022年或2023年达到峰值,此后趋于平稳。2021年,该国的煤炭产量首次达8亿吨。作为最大的煤炭消费行业,2022年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同比增长2%以上。
这些举措增加了欧盟的燃煤发电量,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该地区的燃煤发电量都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随着欧洲进口需求下降,南非煤炭出口方向转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国际煤炭贸易模式发生了变化。从2022年至2025年,随着工业生产的持续扩张,特别是在印度,非电力行业动力煤需求预计将每年增长0.3%。在天然气短缺和确保有足够电力供应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一些已经关闭或处于备用状态的燃煤电厂被重新启用。
在中国,非电力行业动力煤需求小幅增长0.8%,这得益于中国努力减少住宅取暖的动力煤使用量。印尼今年初禁止煤炭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展现了该国煤炭出口政策的灵活性。
报告指出,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88%,剩余部分由煤炭和天然气发电满足。2022年至2025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增加近1000太瓦时,相当于日本当前一年的总发电量。
加上美国和欧洲的小幅增长,2022年全球煤炭产量预计达83.18亿吨。为了应对危机,一些欧洲国家提高了燃煤发电量,同时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部署,甚至延长了核电站的服役时间。相比之下,冶金煤贸易量将增长6%。当印尼于2022年1月发布出口禁令后,国际市场价格再次上涨。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量同比增长1.2%,达到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吨。由于工业产出增加,预计2022年印度非电力行业动力煤需求同比增长7%。
首先,天然气供应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油价正在推动一些国家和公司转向使用相对便宜的煤炭。全球动力煤贸易量到2025年将大幅下降2021年,国际煤炭贸易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缓慢复苏,贸易量达13.33亿吨,占到全球煤炭需求的17%。
澳大利亚高品质动力煤价格继续呈上升趋势,反映了使用这种煤炭的日本公用事业公司的强劲需求以及澳大利亚出口商无法大幅增加出口量。同时,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了8%(3.92亿吨)。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稳定在80亿吨左右,不过,鉴于当前的能源危机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天气条件、其他燃料价格、政府政策的变化等),不排除需求增长或者减少的可能性。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排前两名的煤炭消费国,也是最大的两个煤炭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两个煤炭进口国。
其中,德国启用的燃煤发电能力超过10吉瓦。2021年,天然气价格飙升推动欧洲煤炭进口需求增加,扭转了这一趋势。总体而言,国际能源署预计,2022年全球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8%,至1.0339万太瓦时,创历史新高。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煤炭产量同比增长5.4%,达83.18亿吨,创历史新高,远高于2019年创下的纪录。
随着欧盟从4月至8月逐步实施对俄罗斯煤炭的禁运令,俄罗斯煤炭价格大幅打折。随着核能发电量的温和增长和天然气价格高企,到2025年,全球燃煤发电量将略有增加。
德国煤炭进口量达3800万吨,超过土耳其(3600万吨),成为亚太地区以外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21年,随着经济从疫情引发的需求下降中复苏,煤炭需求增长推动煤炭产量同比增长3.9%,至78.88亿吨。
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22年至2025年,受中国钢铁产量保持低迷影响,冶金煤需求将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预计中国的燃煤发电量将增长5%,印度将增长7%,东南亚将增长14%。
此外,由于缺乏铁路运力,以前通过铁路运往欧洲或从俄罗斯西北部港口运往欧洲的部分煤炭无法运到欧洲东部和南部,这导致俄罗斯煤炭出口下降。到2025年,两个基本趋势将重塑全球贸易:一是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将适应并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回到淘汰煤炭的轨道上;二是中国和印度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所做的努力将导致国内产量增加、进口减少。几乎同时,中国和印度加快了生产,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2022年全球燃煤发电量再创新纪录2021年,由于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和恶劣天气条件提振了消费,电力总需求同比反弹了5.2%。
预计美国2022年的煤炭消费量大幅下降,同比减少6%(3100万吨)。报告预测,相比之下,受能源价格高企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22年全球冶金煤消费总量预计同比减少2.7%(3000万吨)。
再其次,2022年核能发电异常疲软,尤其是在欧洲,法国关闭了许多核电站。目前全球天然气短缺和由此导致的价格上涨正在支撑全球燃煤发电,特别是在欧盟地区。
报告预测,从2022年至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年均增速为2.8%,绝对增长量为2496太瓦时。俄乌冲突爆发引发了许多国家和公司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和能源禁令。
发布评论